中国驻韩国年夜使馆举行国庆76周年招待会

中国驻韩国年夜使馆举行国庆76周年招待会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夏宾 庞无忌)与传统按压瓶不同,欧莱雅旗下的玻尿酸氛围感洗发露泵头内的金属弹簧被全塑材质代替,无须再进行简单拆解,全部瓶子都成为了100%可接纳的繁多材料,年夜年夜降低了回收累赘。随同,中新网青岛9月27日电(张孝鹏)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举行。年夜会吸引百余位海内外无名金融机构、创投风谋利构的高管以及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独特探讨全球风投市场发展趋向。9月26日,2025·青岛创投风投年夜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张孝鹏 摄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在致辞时说,青岛创投风投年夜会是业界交换思想、增强竞争的紧张平台。以后,青岛正放慢构建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野生智能、低...。这是往年6月在上海国内碳中和博览会亮相的功效之一。通过,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和游览局以“皮蛋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征文旅勾当,并精选京郊微度假、产业研学游等翻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流弄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路线,为8天小长假送上都城“文旅大餐”。-->  主题文旅路线  【重温峥嵘光阴】  从卢沟桥的滔滔硝烟到平西凭据地的嘹喨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镌刻着没有屈的精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心梳理城市红色影象,勾串起那些承载着...。-->  支撑这一环保升级的是欧莱雅中国研发以及翻新核心打造的全塑泵头,历经了300余次重复按压测试才研制成功。为了,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以及旅游局以“皮蛋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点文旅勾当,并精选京郊微度假、产业研学游等翻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水玩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路线,为8天小长假送上都城“文旅大餐”。-->  主题文旅路线  【重温峥嵘岁月】  从卢沟桥的滔滔硝烟到平西依据地的响亮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雕刻着不平的精神。北京市文化以及旅游局经心梳理都会白色影象,串联起那些承载着...。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大众事务总裁兰珍珍对于中新社记者说:“咱们很骄傲地把这个全塑泵头称为‘中国芯’,当初也把它推行提高到了全球应用。”  应看到,绿色是中欧互助的鲜亮底色,在转型之路上欧洲企业与中国伙伴捉住时机、落地实践。  如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所言,面临全天下多极化开展和数字技术快速迭代,数字化以及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产业的年夜势所趋,也是中欧产业界的共同追求。长期以来,欧洲继续强化可继续进展技能与理念,中国则依托强年夜财产链根底推动绿色家当疾速开展,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有着巨大的翻新与合作空间。  施耐德电气在华30家工厂以及物流中心中,已经有21家“零碳工场”,15家国度级“绿色工场”。个中,无锡工场就以AI等数字化技巧驱动端到真个绿色生态设计,追踪价值链碳排放,在两年缩小了90%的范围一以及局限二碳排放,削减了65%的范围三碳排放,拿下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灯塔工场”名称,为中国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范本。  路易达孚全球首席履行官高启(Michael Gelchie)说,在中国,咱们的相干举措接济多个工场降低了碳排放。例如,在东莞、天津以及张家港的工场中曾经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电力停止运营。同时还通过热能接纳系统等创新伎俩,和破费和工艺中可循环能源的应用,起劲减少全体工厂的电力和蒸汽消耗,从而降低整体排放。  在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看来,绿色是中国以及欧洲的“共同语言”,也是中欧经贸增进的重要引擎。  “最近多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延续匆匆进,中国市场正在为咱们多个行业的绿色解决方案带来新的倒退机遇。”徐阳示意,以2024年为例,丹佛斯在数据中央、半导体、船舶和储能等相关行业的业务均实现了微弱的增进。  比方,中国数据中心市场高速增长,耗电量巨年夜,对于高能效的处理方案有很年夜的需要,丹佛斯天磁氟泵多联系统管理计划应运而生。这一由中国团队开辟的翻新性办理计分别离丹佛斯高效的磁悬浮无油收缩机手艺和天然冷却技巧的多重劣势,一经推出便被中国以及西北亚区域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电信经营商的数据中心广泛采用。  中国市场身世的经验以及计划也在惠及全球。西门子股分公司首席人才与可持续发展官(CPSO)董事会成员兼人才与构造发展董事朱迪斯(Judith Wiese)提到,在钢铁行业,河钢团体无限公司(下称“河钢”)是西门子的客户之一,双方自2016年签订全面战略分工协议后,通过在绿色化、数字化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使患上河钢综合晋升碳办理效率超过40%,个人碳排放削减5%。  恰是基于此,西门子2024年与河钢团体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建河钢塞尔维亚钢铁有限公司绿色数智化工厂。此举是西门子与河钢初次在海外携手打造绿色数智化钢厂的翻新性实际,标志着双方策略性合作进一步深化。  从制造工场到数据中心,从快消产物到钢铁行业,正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欧企业分工领域掩盖广泛、项目层出不穷,以绿色为纽带,为自身开展注入能源,也为寰球供应可借鉴的绿色合作样本。(完) 【编纂:胡寒笑】

经过,在正规电子游戏app✅澳门葡京赌场官方网站-网址【079.one】㊙️最火爆PG电子超高爆奖率,注册即送38元方面,值得关注。

中新网9月30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30日,铁路迎来国庆中秋假期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4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2002列。9月2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290.4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截至9月30日8时,铁路12306已累计售出国庆中秋假期运输(9月29日—10月10日)期间车票1.1亿张。从预售情况来看,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深圳、武汉、杭州、西安、郑州、长沙;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杭州、郑州、武汉、西安、长沙、南京;北京往返上海,成都往返西安,北京至沈阳、太原、呼和浩特、青岛,广州至南宁,上海至武汉等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  从余票情况看,10月1日香港往返深圳,大同、沈阳、赤峰、太原至北京,南昌、郑州至上海,南宁至广州,广州至香港等方向的部分车次余票充足;长春、哈尔滨、郑州、大连、青岛至北京,青岛至上海,武汉至广州、深圳,晋城至太原,太原至西安的部分车次仍有余票。10月6日至10日节后返程高峰时段,香港往返深圳,北京往返上海,成都往返西安,广州往返香港、南宁的部分车次余票充足;北京至太原、沈阳、呼和浩特、青岛,上海至武汉、郑州、成都,深圳至武汉、南昌,广州至南昌等方向的部分车次仍有余票。10月2日至5日节中时段,香港往返深圳、广州,北京往返上海、呼和浩特,西安往返成都等方向的部分车次余票充足;北京往返沈阳,哈尔滨、大同至北京,郑州、武汉至上海,南宁至广州,武汉至深圳,信阳至郑州,昆明至成都等方向的部分车次仍有余票。  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假期旅客运输,及时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增加运力投放,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努力保障旅客平安便捷温馨出行。北京局集团公司加开上海、哈尔滨、沈阳、郑州、西安、石家庄等方向旅客列车267列,北京站完善进站口、候车区、检票口标识指引,北京南站优化候车室座椅布局,让旅客出行更便捷。太原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85列,连接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应县木塔等热门旅游地,方便旅客坐着火车游山西。郑州局集团公司加开北京、上海、杭州、洛阳龙门等热门方向旅客列车134列;在各大车站成立86支志愿服务队,加强高峰时段客流引导,备齐爱心轮椅、药箱等物品,为有需要的旅客解燃眉之急。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十堰、宜昌、襄阳、麻城等方向的旅客列车284列;荆门西站开设“襄荆高铁开通”临时邮局,赠送中国高铁纪念封,成为旅客打卡点。南昌局集团公司各大车站与市政交通部门紧密协作,建立“铁路+公交+地铁+网约车”联动机制,打通假日出行“前后一公里”;南昌东站举办“礼赞中华、文明同行”系列活动,通过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展、非遗互动体验、快闪合唱等形式,营造浓厚节日文化氛围。广州局集团公司在广深港高铁安排8列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高峰期深圳各站至香港西九龙站平均每10分钟开出1列动车组列车,满足跨境旅客出行需求。南宁局集团公司联合广西图书馆在南宁东、柳州、玉林北、北海、百色等12座车站开展“悦读享八桂 书香庆华诞”主题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图书荐读、诗词朗诵、文化体验、有奖竞答等形式,让旅客以书香寄托家国情怀。兰州局集团公司对去往北京、上海、广州等热门方向的30列动车组列车实施重联运行,加开动车组列车38列,加挂普速列车车辆125辆,在银川开往西安北的D3511次列车上开展“相约高铁,盛世欢歌颂祖国”主题文化活动,铁路乘务人员与旅客共同祝福祖国。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在伊宁、奎屯、阿勒泰、喀什等旅游热门方向加开旅客列车78列,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等主要车站优化乘降流线、增开安检验证通道,在候车厅、售票厅、站台通道等关键处所增派人员力量,及时疏导旅客,确保旅客有序乘车。  铁路部门提示广大旅客,假日期间铁路客流较大,局部地区和时段可能出现需求“扎堆”情况,铁路部门加强实时监控票额,动态分析铁路客流情况,科学制定售票策略,统筹长短途旅客需求,及时向客流集中的车站投放票额,努力保障旅客假日出行需求。暂时未买到车票的旅客朋友,可使用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每个用户可同时提交6个待兑现候补订单,每个订单最多可添加9名乘车人,选择3个乘车日期,使用60个“车次+日期”的组合,每个车次可选多个席别,选择车次越多候补成功率越高,铁路部门会将旅客退改签返回系统和临时加开旅客列车的车票优先分配给提交候补需求的旅客,选择“接受新增列车”还可进一步提高购票成功率。每个候补购票订单的预付款按候补需求中票款最高的额度计算,候补成功后按实际票款结算。  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唯一官方火车票网络售票平台,致力于为广大旅客提供公平公正、安全便捷的购票出行服务,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开展合作,没有任何购票加速包、购票会员费、挑选车厢座位费等额外收费,发生改签、退票时严格按规定办理,同时严格依法保护旅客个人信息安全。请广大旅客朋友一定要通过铁路官方渠道购票,认准12306官方网站和“铁路12306”官方App。请旅客朋友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和出行服务信息,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按照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座号有序乘车,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维护良好出行环境。 【编辑:刘湃】

数据显示,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在搜索引擎搜索“大学生就业”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国聘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各高校正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构建起全链条、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  应届毕业生  组织进企面试定向挖掘岗位-->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质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多所高校积极行动:北京科技大学锚定学科特色,组织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面试,打造“走访-实习-录用”快速通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定向挖掘岗位并举办“小而精”专场招聘;北京交通大学更设立专项奖励金,引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基层。一系列精准举措从高校统筹、院系发力、政策激励多维度入手,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  李占魁没想到,自己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命中”,四个星期的实习期满,经过答辩考核后,他将有可能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通知书。结果会在9月出炉,而这个时候,正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秋招的时刻。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是三方意愿共同促成的。一方面,企业希望能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参观,而高校本身也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在此背景下,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在2024年推出,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走访重点企业,了解各方就业需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今年,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300余名师生分赴全国15个省份,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9名优秀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录用通知。今年仅宝钢股份一家企业,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学进入暑期实习中,顺利的话,他们有可能在实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告诉北青报记者,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网络,依托学院“企业行”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资源,加强与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联系,增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机会,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通过校友接洽、企业来访、定向招聘、访企拓岗等“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途径,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杨中英介绍,学院还建立了优质雇主单位名录,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开展校友所在企业定向推荐。在鼓励和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基础上,学院定期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  中国人民大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注重发挥院系力量,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大量招聘活动,挖掘定向就业岗位。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位410余家,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尤其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共举办180余场招聘活动,挖掘定向就业岗位1900余个,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学校还注重维护对接近百家先锋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范围。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家乡,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云,他愈发清晰,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硬本领。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之一。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以“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的就业导向,制定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行程路线,实现对西部地区全覆盖,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主动与广西、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位洽谈对接,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需适配度。  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前往西部、前往基层就业,北京交通大学实施“典型示范激励工程”,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重点对到西部地区、基层一线、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给予2000-40000元不等额度的资金奖励。每年评选奋飞奖,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2024届,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6%,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7%,一名毕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2024年,学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两名师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在校生  提前规划职业入学开始筹谋  暑假里,北京交通大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化名)兴奋地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发现,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2025大学生职业发展自助手册》,让他颇为意外:“职业教育这么早就开始了吗?”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就业工作不能只针对大四学生,就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样,就业要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始抓起,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尽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先导课。据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新生往往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大类专业分流,所以学校要帮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对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等到入学后,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包含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能力专题提升、创业教育等内容。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研究生8门。  在北京科技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始了。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在新生军训时推出了“新生体验日”活动,让新生用半小时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选择。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但在体验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在她看来,比起提升学生求职能力,高校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比如如今一些学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就是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唤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  北科大开设的全校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本科四年,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生涯困惑开展系统的课程学习。课程之外,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周三就业帮、周四工作坊、周五训练营,立体环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困惑。到了寒暑假,“抢跑计划”“迎战秋招”“研后冲刺”“暖冬行动”等活动则为同学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咨询,请她帮忙修改简历。  离校毕业生  离校不能断线服务温度不减  近日,教育部“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上线,专门为已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传统上,大学毕业生一旦办理离校手续就成为了“校友”,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当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是重中之重,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都把已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做到“离校不断线”。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其特点是可以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这些岗位信息通过学信网公众号推送,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毕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此外,暑假以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行业。北青报记者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通信/电子、生产/加工/制造、制药/医疗、教育等十余个行业,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  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带动下,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毕业生方面也积极作为。5月初至暑假期间,中国农业大学“中农云”学生就业服务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百日冲刺·离校不离心”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实习专场,为未落实就业单位的2025届毕业生找工作、非毕业年级学生实习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线上对接桥梁。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约登记并投递简历后,用人单位可以在线筛选简历,然后与毕业生约定时间在线视频面试。  同样在暑假里,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注意到,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于是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这个企业的职位和你比较匹配,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招聘信息,如果能进面试,我们可以通话模拟一次面试。”据胡琳茹介绍,对于已离校未就业的学生,北科大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和他们联系,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消息。现在,一些已经毕业很久想要换工作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系,一些毕业生手里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会请她推荐学弟学妹。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针对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会建立专门的支持联系群,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毕业离校学生,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推荐,同时为他们返校参加现场招聘会、三方协议领取或更换等提供便利。  文/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编辑:于晓艳】

📖 相关文章